玻璃色泽与成型过程
在玻璃成型阶段,料坯内部及料坯与模具之间的传热,主要是以辐射和传导方式进行的。而在该温度范围,辐射热主要是以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形式传播的。此时,不同色泽的玻璃其吸热能力和传热能力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,这种“传热差异”必然会给传热进程施予重要影响。
我们可以把雏型和瓶子都看作若干玻璃层组合的整体。在整个成型工艺过程中,处于中间的玻璃层温度最高,与工艺气和模具相接触的内外两个层温度最低,热量以辐射和传导方式不断地从高温层向低温层转移。玻璃色泽不同,以辐射方式传递热量的速度就不同。传热速度的快慢顺序是:无色、淡青色、翠绿色、棕色。
在此引入一个“表层硬化速度”的概念,它是左右模具冷却强度和瓶子成型速度的生要因素之一。对于不同色泽的玻璃来说,传热速度快则表层硬化速度慢,而传热速度慢则表层硬化速度快。在成型过程中,料坯经历了扑气、倒吹气、重热、延伸、正吹气等工艺步骤,热量不断从玻璃体内部向玻璃表层转移,再经过玻璃表层向模具周围空间传递热量。模具及工艺气吸收热量并使玻璃体逐渐冷却,当玻璃表层硬化并足以维持玻璃体的形状时,瓶子便成型了。
实际上,瓶子出模时,不同色泽的玻璃其瓶体温度是有较大差别的。无色玻璃传热速度较快,释放热量较多,出模时瓶体温度较低;棕色玻璃传热速度较慢,释放热量较少,出模时瓶体温度较高;淡青色和翠绿色玻璃则介于它们之间。生产无色玻璃瓶时,需要较高的冷却强度,否则瓶子就容易变形;生产棕色玻璃瓶时,需要较低的冷却强度,否则瓶子易于产生冷斑及表面微裂纹。调整冷却强度主要有两种途径,即机械调整和工艺调整。机械调整包括调整工艺气用量、调整模具冷却风用量、调整机构动作配时等;工艺调整包括调整机速、调整滴料温度、调整料坯形状和重量等。